延伸LTE手機續航力 聯發科聚焦封包追蹤技術

作者: 鄭景尤
2013 年 11 月 18 日

聯發科正全力研發封包追蹤(Envelope Tracking)技術。瞄準中國大陸長程演進計畫(LTE)市場商機,聯發科除宣布將於年底推出四核與八核應用處理器,以及LTE基頻處理器外,也積極與第三方合作夥伴共同研發封包追蹤技術,以降低LTE手機射頻前端系統功耗,延長電池使用壽命。


聯發科無線技術開發本部系統應用處處長楊文蔚表示,多頻多模功率放大器(PA)效率及與濾波器(Filter)間的相互關係將影響電源效益,而封包追蹤技術將可以降低功率放大器電流,以達到減少整體功耗的效果。


楊文蔚進一步指出,相較於分離式的方案,多頻多模功率放大器無論在尺寸、支援頻段、效能及成本上皆優於前者。為實現多頻多模設計,業界除著重於增加功率放大器埠(Port)數以支援寬頻分碼多工(WCDMA)及LTE等多種頻段外,更將聚焦於功率放大器的電源運作效率,以呈現更完善的使用者經驗。


過去,功率放大器為順利放大、傳達訊號至基地台(Cell Tower),往往以固定的供應電壓運作,且設定值遠高於其運作所需,導致能源使用效益低落,多餘的功耗則以熱的方式逸散,造成系統溫度上升,同時減少不少電池壽命。


在LTE時代,行動裝置利用封包追蹤技術的省電效益將十分明顯。楊文蔚解釋,封包追蹤技術係根據封包輸出訊號調整功率放大器功率級(Power Stage)的供應電壓,藉此改善功率放大器的峰值電流效率。封包追蹤技術對於分頻雙工長程演進計畫(FDD-LTE)而言效益相當顯著,由於該技術常處於持續運作(Always-on)狀態,因此加入封包追蹤技術將大幅降低功耗,在過程中可降低至少80~100毫安培(mA)的發射功率。


楊文蔚指出,由於封包追蹤調變器(Modulator)效率對射頻前端而言十分關鍵,因此聯發科與業界其他廠商亦投入研發,盼能協助客戶在更小的印刷電路板(PCB)面積中提供更高運作效率的射頻系統。

標籤
相關文章

爭搶產線測試商機 安立知首款非信令方案問世

2012 年 09 月 05 日

搶搭白牌平板熱潮 瑞芯四核心處理器年底上陣

2012 年 10 月 18 日

Q3再推兩款四核 聯發上修平板晶片出貨量

2013 年 05 月 07 日

降低LTE/11ac失真 手機射頻前端翻新電路設計

2014 年 04 月 14 日

博通不玩了 LTE晶片市場戰局再添變數

2014 年 06 月 09 日

搶發大陸4G財 聯發科/邁威爾LTE火力全開

2014 年 06 月 12 日
前一篇
雷射複合切割/邊緣修補技術助臂力 超薄玻璃基板不再破裂
下一篇
NI名列前25大全球最佳跨國企業職場